PTA反倾销无法改变产能过剩格局

孙阳
-
0
留言 -
720
浏览
近期,我国应国内PTA工厂的申请,开始对原产于韩国和泰国的进口对苯二甲酸进行反倾销调查。那么,一旦裁定原产地为韩国、泰国的进口PTA构成倾销并实施反倾销措施后会不会导致我国PTA供应紧张?会不会导致聚酯产业利益被PTA工厂挤压?本文根据近年的一些产业数据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,以供参考。
自02年以后,整个聚酯产业逐渐向中国大陆进行转移,目前,再建或拟建的聚酯及PTA产能多集中于我国,如下表所示。
表一、中国与亚洲聚酯产能变化对比表(见下图)
表二、中国与亚洲PTA产能变化对比表(见下图)
由上述两表可以看出,无论是聚酯产能还是PTA产能及PTA消费量,中国占亚洲的总比重近年总体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。
一、裁定进口PTA反倾销后PTA的供应问题
表三:我国近年PTA的产能、产量、消费量(见下图)
如果我们将进口量看成中国PTA需求缺口的话,可以看出,随着中国产能的扩张,对进口货物需求逐渐减少。 其中,近年韩国、泰国PTA进口情况如下:
表四:韩国、泰国近年进口情况(见下图)
目前我国发起的对进口PTA的反倾销只限于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PTA,以其他贸易方式进口的PTA并不在反倾销的行列,如如来料加工、进料加工、货物转储贸易等方式。根据测算,我国近年进口PTA总量中有约40%左右的货物为其他贸易方式。以韩国、泰国2008年进口量390万吨计算,一般贸易进口量只占234万吨。即使裁定韩国和泰国的进口PTA构成倾销并采取反倾销措施,也将到2010年才能采取措施。
2010年,我国总产能将达到1626万吨,相比2008年,增加产能达到390万吨,完全可以填补韩国和泰国的进口PTA量,因此,采取反倾销措施后,我国的PTA不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。
二、反倾销措施后,国内PTA工厂会不会抬高价格,进而挤压聚酯工厂的利润
毫无疑问,作为PTA反倾销案件的利益方,聚酯工厂最为担心的是一旦韩国、泰国大量的进口货物无法进口,会不会导致PTA工厂抬高价格、进而损害自己的利益。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看一下2010年亚洲PTA产能分布情况。
单位:万吨/年
国别 大陆 韩国 台湾 泰国 印尼 日本 马来西亚 其他地区
产能 1626 665 552 242 170 113 60 378
由于我国本次反倾销针对的对象只限于原产地为韩国和泰国的进口PTA,而目前亚洲其他地区,如台湾、日本、印尼都有大量的剩余产能。一旦国内的PTA工厂恶意拉涨价格,损害聚酯工厂利益,台湾、日本、印尼等国家长期保持低负荷运转的装置必将会提高开工率,增加对中国的出口。
所以,总的来说,目前国内厂家启动的反倾销诉讼,只能部分减少进口PTA产量,但是改变不了整个亚洲地区PTA产能过剩的格局,改变不了PTA产业的买方市场。因此,即使裁定韩国、泰国的进口PTA构成倾销的事实并征收反倾销关税,阻止了部分韩国、泰国的PTA进口,国内PTA工厂也不可能凭此攫取超额利润,损害聚酯工厂的利益。




商品相关帖子
商品其他帖子
更多